上海市黃浦區打造全市領先的“數字治理應用示范區”。資料圖片
胡敏霞 程強 李瑞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張洽棠 沈貞海 殷曉旭
社會治理現代化是重要課題,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發現,各地在社..." />
上海市黃浦區打造全市領先的“數字治理應用示范區”。資料圖片
胡敏霞 程強 李瑞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張洽棠 沈貞海 殷曉旭
社會治理現代化是重要課題,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發現,各地在社會治理現代化方面有著不同的實踐,例如城市中的數字化轉型,以及以賦能鄉村人居環境為代表的鄉村治理模式。
浙江金華開發區:一屏聯全域,一網治全城
在浙江金華開發區,有這樣兩張網:一張是由9538個四級微網格組成的網格員網,一張是基于“一云兩端+N智能應用”架構起的數字網。當下,不斷進階融合的兩張網已經邁入相互賦能階段,人力算力協同作戰,共同推動城市治理向全面數字化轉型。
每周三是金華開發區網格日。4月7日,網格員在當天有3項明確任務:完成沿街商戶消防安全隱患清查、開展企業碼推廣注冊掃碼和3月份市創建綜合考評交辦問題的整治整改。正是靠這樣動真格的堅持,開發區網格越織越密,基層治理的末梢神經越來越豐富,指令響應速度越來越快;數據壁壘逐漸打通,公安、城管、政務、企業等數據不停匯攏,網格管理更加智能高效。通過探索“金開通+微網格”社會“微智治”管理模式,金華開發區正努力實現“一屏聯全域、一網治全城”,城市生活變得更便捷、更有序、更安全。
一個樓道、一幢樓宇、一段路面、一個單位、一家企業、一個村民小組就是一個甚至幾個微網格,而一個微網格就是一張精密的服務網。金華開發區將網格服務圈縮短到了10分鐘以內,各部門和鄉鎮做足“網格+”文章,紛紛亮出自治妙招,成為善治能手,兜起基層治理大小事。
走進江南街道高畈社區平安里和睦鄰巷,以江南公安分局江南派出所民警吳金華為原型的墻畫特別吸引眼球。“網格+警格”模式讓吳金華成為社區網格里一名家庭警察,他的微信好友有3000多人,絕大部分是社區居民。為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吳金華還聯合社區工作人員、群眾調解員、志愿者組成“玉帛為民”調解小組,截至目前已成功化解各類糾紛百余起,調解成功率95%以上。
在三江街道寺前皇社區警務室,民警郭明亮認真盯著眼前的AR實景指揮系統:兩個安裝在制高點的超高清探頭將整個江南片區盡收眼底,社區9個進出口和背街小巷的136個探頭具有“人過留臉”“車過留牌”“機過留號”的智慧功能,第一時間就能捕捉、查看、處置突發異常事件。郭明亮說,前段時間,民警通過監控系統發現有名男子形跡可疑,便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對其進行軌跡追蹤,很快鎖定并控制了他。經查,該男子剛從一戶居民家里偷了東西準備逃走。小偷被抓后,那戶居民才知道自家遭賊了。
2020年以來,在網格基礎上,金華開發區創新推出“金開通+微網格”社會“微智治”管理模式,打造“一云兩端+N智能應用”智慧管理系統,通過更廣泛的數據聯通、更尖端的智能應用,實現突發事件第一時間報警、應急預案第一時間啟動、指揮聯動第一時間響應,為社會綜合治理插上“智治”翅膀。
為統籌建立網格地圖和標準地址庫的聯動更新機制,3月上旬,金華開發區依托基層網格員力量開展標準地址庫采集。半個多月的時間內,299名專職網格員主動作為,按照網格地圖上顯示的建筑一個不漏地進行地址信息核查采集,同時標注無效建筑物和新增建筑物。
“樂業路59號一家工廠24小時晝夜開工,生產噪音影響周邊居民睡覺,且廠區裝有3盞大功率燈,強光直射窗戶。”日前,西關街道金藝社區網格長葉寶根在“金開通”手機App上傳了茂新熙悅府居民的訴求。次日,開發區綜合行政執法分局執法人員上門處理,困擾居民多日的問題得以解決。
在金華開發區,每名網格員的手機都裝有“金開通”,用于下網格時信息采集、網格巡查和問題上報等。老百姓有“智慧金開”,市民不僅可以實現30余項高頻事項辦理,上傳生活中的各類訴求問題,還可以享受本地生活線上服務、了解開發區動態、參與決策監督等。
“我們正著力完善‘一云兩端+N智能應用’基層治理服務平臺架構,讓數據網的觸角伸得更遠。”金華開發區網格辦專職副主任虞建華表示,“智慧金開”將不斷優化升級,增加智慧停車、智慧康養、家庭教育、金融服務、家政服務等模塊,全面滿足群眾看、說、辦、評、購的需求。
網格和數據互相賦能,正助力金華開發區走出一條社會“微智治”的新路子。
加強數據歸集,才能賦能“城市大腦”。據介紹,金華開發區將充分利用好、發揮好現有資源,打造高效、靈敏、全覆蓋的數據采集網;增強物聯應用和感知能力,收集和存儲公共基礎設施產生的實時數據,以及特殊群體和居家養老等群體數據,繪制全方位、一體化、智能化的城市感知運行圖;加強與各級平臺整合對接,形成縱向貫通上下級、橫向聯動各部門的一體化社會治理運行平臺。
如果說數據的豐富和完整程度決定著“智治”效能的“下限”,那么數據的分析運用能力則決定著治理水平的“上限”。據了解,金華開發區將針對城市治理的難點、堵點,通過線上線下的智能聯動,以線上的數據流倒逼線下業務流程全面優化;更多聚焦數據整合和智能化應用,提供更加個性化、精準化、主動化的服務;注重治理成果共享化,激發四級微網格活力和群眾共建積極性,提升共治共享水平。
山東萊西:鄉村治理體系賦能人居環境整治
近年來,山東省萊西市堅持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突出黨建統領作用,依托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群眾思想覺悟、文明素養,扎實有序地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店埠鎮在2021年1月份和3月份清潔村莊復查中,連續兩次獲得全市第一名,其中36個自然村一次性通過。
精心組織,專題部署。店埠鎮黨委領導班子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引導形成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性工作機制,與各管區包聯班子成員走遍全鎮66個村莊,對環衛整治工作親自到一線進行調度、指導。鎮黨委、政府通過召開專題會議,宣講環衛整治工作的方法、措施及要求,包村的機關干部下沉到一線,對村莊的環衛整治工作進行包村指導、全程督導,大家主動犧牲周末休息時間,一心撲到工作中,全鎮上下掀起了開展環衛整治、潔凈美麗家園的工作熱潮。
強化整治,扎實推進。店埠鎮黨委協調環衛公司對人居環境情況開展徹底自查。安排鏟車2輛、運輸車6輛、人工10人,對鎮主要道路、個別田間路蔬菜垃圾、其他垃圾集中清理,已清理垃圾約600車,更換鐵垃圾箱120個。疫情防控以來,按標準定期對垃圾箱及周邊消殺、除臭。按每村5000元考核工資標準,對66個村“四大堆”及廣場、街巷、溝渠清理整治進行考核,督查室與社區每日匯總進展,并組織打分驗收。組織建委與社區、村莊全面排查改廁管護,對蓋板破損、排氣管損壞情況,即查即改。
督查跟進,模范先行。工作中,店埠鎮強化對工作實效的督導和考核,制定了相應的考核辦法和獎懲措施,細化工作要求,完善工作流程,實現“過程可溯、結果可查、動態監測、責任到人”。定期組織新村、自然村負責人到人居環境整治先進村莊觀摩學習、定期發布督查通報、在鎮機關一樓大廳設置環衛整治進度看板等形式,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工作常態,督促落后村莊主動加壓、奮力前進。推動先行試點村通過環衛驗收,以點帶面、打開局面,帶動其他村莊積極行動起來。
鄉村德治,凝心聚力。店埠鎮發揮道德信用評價的抓手作用,強化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集體意識、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設立鎮級信用辦公室,務求精準量化評價新時代文明實踐和道德行為。對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表現優秀的,公正評價、認定賦分。對亂丟垃圾等不道德、不文明行為,通過道德信用評價加強約束,正向激勵與反向懲戒功能相結合,形成濃厚的社會引導氛圍,激勵起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德”者有“得”,正向激勵。店埠鎮通過財政支持、社會捐助等形式,設立鎮級“道德基金”,將信用數據庫進一步量化為道德積分,將其作為施行德治的有力杠桿。廣泛發動轄區5家超市成為道德超市、10家企業成為道德加盟店,制定兌換細則,15積分可換一套笤帚簸萁、小板凳等日常用品。在青島有田農業有限公司使用道德積分20分可兌換葉菜類種苗2000株。在莊頭機動車檢測站監,可以憑借道德積分兌換玻璃水等常用物品。鼓勵群眾以道德積分兌換生活物品,形成“好人好事-道德積分-關愛回饋”的良性閉環循環機制,用實實在在的物質獎勵表彰優秀志愿者等,引導群眾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促使群眾在遵守道德規范方面從“被動”化為“主動”。
文明新風,久久為功。店埠鎮堅持提升道德認知與推動文明實踐相結合,打造人居環境人人參與、共治共享的格局。把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與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生活垃圾分類等工作有機結合,加強房前屋后雜物清理,村莊三大堆隨時發現、隨時清理,培養群眾養成良好的環衛保潔習慣。結合環衛公司專業化的環衛管理,確保全鎮上下不斷鞏固“管住臟亂差、保持潔凈美”的長效機制。
下一步,萊西市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盡快完成剩余村莊的整治驗收工作,扎實推進環衛整治,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加快建設幸福宜居的新店埠,扮靚最美桃花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