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志社朱永旗總編輯代表主辦方致辭。他說:5月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這里舉行圓桌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并致辭。從這里出發,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開創互利共贏。第二屆中國新興產業國家戰略北京論壇暨2017“最具競爭力品牌”電視盛典在此召開,是對一帶一路建設精神的傳承與接續。舉辦的論壇也是2017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9月15日-21)日中的一項重要活動。國務院要求,雙創周要以成果展示、高峰論壇、文化傳播、群眾競賽、特色嘉年華等活動為載體,采取集中展示與群眾活動相結合、線上傳播與線下互動相結合、典型帶動與廣泛發動相結合、政策導向與緊接地氣相結合的方式,將創新創業的理念與成果滲透于不同產業的各個領域以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與會的企業家們,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創新創業政策,為未來國家搶占全球科技制高點努力拼博,為中華民族騰飛貢獻自己的才智。
他強調,近年來,我國在高速鐵路、航天工程、超級計算機、量子通信、大飛機工程、國產航母、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高技術和高端制造領域取得了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成果,若干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領跑的躍升。“從2010年《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發布,再到去年末發布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經過8年的探索和實踐,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的主要支撐?!?/span>
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尹成杰在主旨演講中指出,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在必行,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目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已進入新的階段,呈現出產業的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集群化、優質化及服務化“六化”新的標志性的特點。
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程路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都是其中的重要領域。目前,中國正從投資型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但實體經濟仍是發展的重中之重,不可脫實向虛。應抓好戰略性新興產業、“一帶一路”政策這些抓手,使企業獲得更加卓越的發展。
金融時報社邢早忠社長特別指出:作為振興實體經濟,做大做強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和國務院也十分重視質量和品牌建設。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要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國家行政學院信息技術部主任丁茂戰認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承接世界低端產業,導致中國低端產能過多,高端產能缺乏。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是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急劇替換時期,是低端產能被高端產能急劇替代的時期,這是充滿困難和挑戰的企業家生存困難的時期,同時這也是充滿機會、充滿希望企業家更可以贏得未來的時期。企業應以創新為根本、以質量為中心、以品牌為抓手不斷轉型升級。
原鐵道部副部長國林、金融時報社邢早忠社長、《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志社總編輯朱永旗、金融報副總編許志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部主任劉勇,以及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網商工會負責人,世界華人創業楷模協會執行會長、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副會長、CCTV證券資訊頻道《對話星品牌》欄目組制片人等多位領導參加了本次峰會并參與了企業家代表的現場對話。
第二屆中國新興產業國家戰略北京論壇組委會秘書長茆春林在與參會的企業家座談時強調,今天已經是全球化時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勃興也必然要在全球科技前沿領域的重大創新成果推動下方可形成。一則,當前科技突破催生的新興產業發展呈現出在產業鏈高端共同投資、聯合開發、通力合作等新的特點和趨勢。二則,國內市場總歸有限,會制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沒有國際大市場的依托,要發展技術領先的大企業、大產業,是難以實現的。
他真誠地希望,各位企業家能抓住重大戰略性發展機遇,積極為參與交流合作,分享觀點、解決問題。提高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水平,加強國際合作,以開放思維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