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評論員 楊禹
整整十年前,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并作了重要講話。一個重大的國家戰略,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一場億萬人..." />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評論員 楊禹
整整十年前,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并作了重要講話。一個重大的國家戰略,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一場億萬人參與的偉大實踐,就此開啟,十年不輟,篤行向前、向深、向未來。
千年大計,百年機遇,十年探索,創造出顯著成效,沉淀了寶貴經驗。這十年巨變,不止造福了京津冀,也為全國大江南北的人們,深刻把握區域協調發展的內在規律,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思想引領,理念一致。京津冀協同發展,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新發展理念在十年實踐中一貫到底。從中央各部門到京津冀三地,再到相關全國各地、各行業、各領域,大家心懷“國之大者”,形成了堅決辦成辦好這樁國家大事的共識與合力。發展,一切為了人,關鍵也在人。思想認識、理念觀念一致了,腳下才是一致的。
——找準問題,確立目標。京津冀協同發展,直奔著問題去。北京的“大城市病”,京津冀發展的不平衡,彼此曾經的隔閡與分割,都明擺著。在找準問題、確立目標、提出任務的過程中,協同發展的規劃政策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統一了思想的人們,還需要一個指導實踐的具體的“綱”。京津冀十年,有板有眼,綱舉目張。
——有兩點論,有重點論。京津冀協同發展,千頭萬緒。既需要統籌兼顧,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京津冀這十年,始終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堅定推動北京“新兩翼”建設,抓住重點地區,緊扣交通、生態、產業、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在堅持系統觀念上,京津冀有心得。
——既謀戰略,也抓篤行。京津冀協同發展,符合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需要,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有效途徑。戰略性工作,都有較長周期。京津冀這十年,既立足長遠,也篤行不怠,帶著緊迫感從眼前做起,萬千事情,一件件做,釘子一個個釘,“硬骨頭”一個個啃。十年不易,日積月累而成。
——發展出題,改革作答。京津冀協同發展,落腳點在發展,推動力靠改革。梳理總結這十年的歷程與收獲,既有發展目標的提出與達成,也有改革創新的突破與攻堅。京津冀三地,彼此之間的生產關系、體制機制關聯,漸有脫胎換骨之氣象。鄰居間不僅“相互走動”,更是“命運與共”。京津冀十年的答卷,改革含量很高。
——人民參與,人民受益。京津冀,一億人口,十萬億經濟總量。十年來,頂層設計之下,基層探索非常活躍。各行各業、各城各鄉,不是協同發展的看客,而是身在其中的主角。有了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積極探索,宏偉藍圖才能步步成真。發展成果,最終體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這項偉大而貼近的實踐,才有不竭動力。
去年在南昌、上海,習近平總書記部署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時,都一再強調“協同”的要求。京津冀協同發展,在協同最難處,創造了協同發展的典范。京津冀與長三角、長江經濟帶、大灣區、黃河流域等,各有其重、各有其難,也各有其經驗、其神采。盡可相互學習,彼此借鑒。
十年歷程,并非一帆風順。觀念變化,并不簡單輕松。京津冀協同發展,一路書寫十年的披荊斬棘、爬坡過坎。這樣贏得的實打實、沉甸甸的收獲,讓今天的我們,更知方向篤定、前路仍長。
十年的豐厚答卷,下一頁上,就書寫著新征程的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