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與新質生產力投融資圓桌會第三期暨走進字節專題活動順利舉辦
2024-12-06 11:12
來源:中國能源研究會碳中和專委會
字體:
[ 大中 小 ]
2024年11月22日上午9:00由中國能源研究會碳中和專委會(以下簡稱碳中和專委會)發起并主辦、北京飛書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碳中和與新質生產力投融資圓桌會”第三期活動在抖音方恒廣場B座報告廳順利召開。
會議以“AI助力碳中和”為主題,清華電子院能源電子中心主任、清鵬智能CEO李中陽、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創新研究院能源鏈網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志、字節飛書行業解決方案專家何朕為參會嘉賓做了主題分享,吸引了超過50人現場參會。本次活動是碳中和與新質生產力投融資圓桌會“走進***”系列活動的開篇活動,得到了清華大學校友總會能源專委會(籌)、清華大學校友總會碳中和專委會(籌)、清華MBA校友能源俱樂部、南京工業大學北京校友會、國創氫能、邦振科技、中誠信托、水木梧桐等單位的大力支持。會議由中國能源研究會碳中和專委會投資事務總監、邦振科技副總裁姚景濤主持。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秘書長、碳中和專委會主任江冰為專題活動做了歡迎致辭。他在講話中闡述了中國的碳中和戰略背景以及投融資圓桌會的定位及愿景,他希望碳中和與新質生產力圓桌會可以通過更多創新的方式,比如以本次“走進字節”為起點的“走進***”系列活動,更深入、廣泛的走進企業、機構、政府、專家,更好地匯聚的學者、科學家、企業家和金融家智慧和力量,為國家碳中和戰略的實施和雙碳戰略下碳中和戰略的新質生產力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清華電子院能源電子研究中心主任、清鵬智能CEO李中陽為會議做了《能源大模型的應用與實踐》的主題分享。他介紹了清華—清鵬團隊在能源大模型領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能源大模型在源荷預測、電力交易、儲能優化、虛擬電廠、算電協同等場景的應用情況和實際效果。他認為在行業大模型領域,我們有著豐富的場景、數據和很好的技術儲備,AI將為中國碳中和,尤其是新型電力系統的智能化提供有力的支撐。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能源鏈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大臨港中心環境權益中心主任劉志研究員為來賓們做了《碳足跡助力能源企業綠色供應鏈發展》的主題分享。他簡要介紹了清華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能源鏈網中心的背景和所做的工作,并從碳的發展權、數據、消費品、資產、類貨幣屬性對碳做了全面解讀,對碳足跡的概念和分類、碳足跡和綠色低碳的關系做了系統介紹,對碳足跡和碳核查政策、碳金融、碳足跡的標準建設和綠色采購體系建設等與在做嘉賓做了深入的分析和交流。字節飛書行業方案解決專家何朕為大家分享和介紹了飛書的發展和成長歷程,并針對能源行業分享了飛書對提高效能、促進企業無紙化、智能化運營的案例和思考。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王用生、中國能源研究會碳中和專委會副秘書長劉彤、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工業碳利用產業分會秘書長王玉鳳等出席會議。碳中和與新質生產力投資圓桌會是由中國能源研究會碳中和專委會發起并主辦的專業閉門會議,旨在探討在雙碳約束下新質生產力的相關問題和和投資機遇,關注主題包括但不限于:綠色降碳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產業化及市場化推廣,碳的資源化利用和循環經濟、新型固碳技術孵化及產業化,可再生能源及先進儲能技術,支撐綠色電力市場和微電網的先進硬件技術和相關算法,碳計量、碳足跡等支撐碳市場發展的關鍵技術,綠色降碳運營項目投資(如儲能、新能源等)、林權收儲、碳指標收儲、綠債投資、產業鏈發展的相關問題。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如因無法聯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本網站聯系,我們將采取適當措施。
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