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四)
邁向國際化的創業
高建 牟睿 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
促進創業不僅是創造就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而且是經濟全球化、吸引全球優質資源的重要戰略選擇..." />
專家解讀(四)
邁向國際化的創業
高建 牟睿 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
促進創業不僅是創造就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而且是經濟全球化、吸引全球優質資源的重要戰略選擇。中國的創業活動正在從以中國市場為主,逐步向同時面向中國和全球市場轉變。中國的創業活動走向國際是與創業全球化的趨勢相一致的,也與國際市場的需求相適應。
一、創業國際化的趨勢
在新技術的推動下,隨著新產業、新模式和新業態的出現,創業國際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增加。例如,全球B2C跨境電商交易額在2018年為6500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28%。亞馬遜和全球速賣通成為跨境購物的兩大首選。有調查表明,到2018年底全球消費者最近一次使用跨境電商平臺進行跨境購物,24%的消費者選擇了亞馬遜,16%的消費者選擇了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賣通。在中國,跨境電商占外貿比重已從2013年的11.23提高到2018年的29.83%。2020年4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新設立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使我國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數量達到105個。
全球創新創業活躍的地區成為吸引全球優秀創業者和投資人的沃土。目前全球國際創業比較有活力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美國、以色利和亞洲和歐洲的主要國家。這些國家和地區出臺鼓勵創新創業的政策,積極吸引優秀的創業人才到當地創業。例如,法國和英國等國家推出“創業簽證”計劃,澳大利亞政府2016年實施創客登陸計劃,在硅谷、柏林、上海、特拉維夫和新加坡建立了五個創業中心,為澳大利亞科技類創業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供駐在式孵化支持。美國每年舉辦全球創業峰會和全球創業周活動等。美國的頭部創業投資基金在全球主要創新創業中心設立基金和進行投資。根據榮鼎咨詢公司和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聯合發布的《中美投資趨勢》報告,2018年美國企業對中國初創企業的投資為190億美元,而中國對美國初創企業的投資為30億美元。另有數據顯示,大部分中國硬科技獨角獸企業的早期融資過程中都有外資投資背景的機構參與,包括紅杉中國、軟銀中國、淡馬錫投資、Accel Partners、高瓴資本、富達投資、IDG資本等。
跨國公司選擇特定地區建設創新創業孵化機構。微軟除美國外在英國、中國、印度、德國、以色列和埃及設立研究院,構建全球創新網絡,在北京設有微軟加速器。亞馬遜開展全球創業孵化,與中國多地合作建立孵化器,包括北京、重慶、成都、西安、上海等,幫助初創企業快速發展和傳統企業轉型升級。信息技術以外的跨國公司也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孵化業務。奧迪自2013年起,每年在中國舉辦“奧迪創新實驗室”創新大賽,聚焦于大數據、移動出行、人工智能、新能源、智慧城市等領域。拜耳(Bayer)推出了G4A加速器項目,連續三年在上海舉辦開放式創新項目“拜耳初創計劃”,培育年輕的數字醫療創業公司。
世界主要城市強調通過吸引全球優質資源建設全球創新創業中心。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后,以金融資本為核心驅動力的全球城市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世界主要城市都開始重視創新創業中心的建設。2009年,美國紐約啟動“東部硅谷”發展計劃,再次明確“全球創新之都(Global Capital of Innovation)”的城市發展定位。英國倫敦提出《倫敦創新戰略與行動計劃》,并于2010年提出“迷你硅谷”的發展計劃,打造世界一流的創新中心。我國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也都把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作為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定位。
二、創業國際化的層面
創業的國際化有四個層面:一是以國外客戶和市場為導向的國際創業,通過產品和服務的國際流動實現國際創業。在本國創立企業,但其客戶和市場在國外,創業企業面向國際客戶和市場構建企業能力,而不是先本國市場再國際市場。例如,根據全球創業觀察的數據,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中,有10%-40%的新創企業其海外客戶超過25%,中國目前這一比重不到10%。目前這類國際創業仍然是最普遍的形式。
二是通過人才、資本等資源流動開展的國際創業。通常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創業者通過在他國工作、留學發現創業機會或者投資者投資與他國的初創企業。例如,馬斯克留學美國,創辦SpaceX;袁征從中國去留學美國,創辦Zoom并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中國知名的投資基金紅衫、IDG、經緯創投等最早都來自美國。另一種是創業者在他國工作、留學后回國創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例如,李彥宏在留學和工作后歸國創立百度。目前不少科技企業的創業者都具有這類國際創業的特點。隨著高素質科技人才的增加、全球創新創業中心加快發展,這類的國際創業正在普及,尤其是在創新比較活躍的北美、歐洲和亞洲地區。
三是建設面向全球創業者的創業服務平臺,通過搭建創業服務機構,為國際創業者服務,共同成長的方式實現國際創業,構建起跨國的創業服務平臺。例如,通過多種合作方式,建立跨國的新企業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創業企業在國外的資本市場上市;跨國的科研機構衍生出新創企業。建立幫助中小企業海外市場擴張的商業機構等。例如,美國知名的孵化機構PNP和500Startups在全球幾十個國家擴張,形成國際的創業孵化網絡;中國的知名科技服務集團啟迪控股在海外建設孵化器網絡,已在美國、英國、俄羅斯和馬來西亞等超過20個國家的全球創新節點城市地區建立了孵化器或科技園,與全球65所知名高校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開展科技成果轉化。
四是建立創新創業環境適宜的雙創生態體系,提供產品、資源和平臺類國際創業活動更有活力和持續性所需要的生態環境。全球的優秀創業者受其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的吸引,落地于此進行創業和投資。創新創業環境適宜的雙創生態體系能發揮匯聚天下創業英才而育之的作用。美國的硅谷和中國的中關村在全球享有此聲譽,但是,現在全球有更多的城市正在努力建設雙創生態體系,爭取這樣的聲譽及吸引力。
三、促進創業國際化的舉措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創業活動的國際化的程度比較低,在四個層面上都存在不足。中國的初創企業中,以國外客戶為導向的比重較低,超過25%海外客戶的初創企業一直低于10%。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通常經歷了先國內市場再國際市場的路徑。外國人在中國創業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待提高。例如,留學生在中國創業障礙依然存在。中國在海外的孵化和加速器建設數量低于海外在中國建立的孵化和加速器。在當前全球30多個以城市為基礎的創新創業中心里,中國表現較好的是北京、深圳和上海,其他城市在創新創業的潛力、活力和影響力上還存在差距。
中國的雙創發展,需要在創業國際化的四個層面上發力和采取積極措施。在產品和服務層面,要加大“走出去”的步伐,繼續鼓勵和積極推動跨境電商的發展,全面提升跨境電商數字化運營水平;培育創業者開拓國際化市場的能力,提高中國創業企業的國際化程度,提高創業企業服務海外客戶的比重;學習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和歐盟等做法,積極發展能幫助中小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各類商業服務機構。
在人才和資本等國際創業資源流動層面,要加強“引進來”的措施。制定吸引高質量創業人才到中國創業的配套政策,使引進的海外創業者在中國實現其創業夢想。可以借鑒國際做法,完善國際的優秀科技人才在中國科技創業企業工作、創辦科技企業和從事創業投資的簽證政策。支持海外資本進入中國的創業資本和私募股權基金,增強中國對海外資本投資早期企業和孵化機構的吸引力。
在建設面向全球創業者的服務平臺方面,突出“合起來”和“連起來”的創業國際化舉措?!昂掀饋怼北憩F為國內外的國際創業服務平臺間建立相對緊密的合作,例如,鼓勵做強開放創業孵化載體。有條件的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國際創業孵化器,與外國知名高校、跨國公司、中介機構等聯合打造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依托“一帶一路“倡議等對外合作機制,支持示范基地建立創新創業園、海外創新中心和海外研發中心。
“連起來”表現為構建創業國際化的網絡連接。例如,支持構建海外創業服務網絡,加快與海外孵化器國際創業組織和全球化服務機構合作,優先將示范基地納入中外多雙邊創新創業合作機制,加強城市間企業間和機構間的政策溝通、資源融通和產業鏈接,構建全球重點城市創新創業合作網絡。依托全國雙創活動周、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創新挑戰賽、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熠星大賽等若干中國的知名創新創業品牌,拓展國際參與度,培育國際創業者,擴大國際創新創業交流,提升中國國際創業的影響力。
在構建雙創的生態環境層面,應該采取“強起來”的政策導向。以建設科技強國為導向,以實現產業升級、高質量經濟發展為目標,在創新驅動戰略指引下,高水平建設中國的雙創生態環境,在中國以若干城市群為基礎,建設至少十個在全球有競爭力的創新創業中心。